今年8月,中欧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后决定,中国输欧光伏产品以价格承诺的方式达成友好解决方案:中国企业每年可向欧洲出口7GW的组件配额,配额内的产品将不征收双反税率,但需要承诺产品价格不低于0.56欧元/瓦。
在高位的情况下,2014上半年,多晶硅价格有望升至每千克21-24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新产能基于采用甲硅烷的流化床反应器技术。
报告显示,由于多达66,000MT的低成本多晶硅即将上线,成本高昂的制造商很可能会被挤压出局,现货价格很可能会因此下滑。不过,报告预测,在任何一种情况下,2014年末,现货价格均将下跌至每千克16美元。BernreuterResearch创始人JohannesBernreuter(该报告作者)表示:虽然自2011年开始关闭135,000MT的多晶硅生产,短期之内缓解了产能过剩问题,但新进入市场的竞争者及重新开工的中国工厂将重新颠覆供需平衡最迟将于2015年爆发。据Bernreuter初步预测,2013年全球多晶硅产量下滑至228,000MT,较2012年的238,000MT下降4%,主要原因在于2013年第一季度较低的产能利用率。然而,光伏产业的强劲增长有望消耗90%的多晶硅出货量,这有助于驱动现货价格的增长。
不过,2013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增幅达两位数百分比,至36GW,消耗了2011年与2012年大量的多晶硅库存。Bernreuter声称:至少在未来的三年里,部分业内人士所梦想的每千克25美元,甚至30美元的现货价格仍是海市蜃楼。受转化率技术提高接近理论高值影响,储能技术提高日益成为增强光伏发电竞争力的关键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短期内难有重大突破,从而难有市场效应;受益于市场恢复,一方面光伏企业科研投入得以增加,技术进步值得期待。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大背景下,将更加强调光伏产业政策、管理向市场为导向过渡。伴随有竞争力企业业绩的提升和社会对光伏产业认知度的逐步改观,银行、债券、股权等传统融资功能将得以恢复;伴随对终端市场金融意识的加强和创新金融产品障碍的逐一解决,以产业投资基金和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产品将初试锋芒。在此基础上,2014年将是部分光伏产品生产企业寻求新的商业模式,探讨向电力服务提供商转型的一年。伴随无竞争力企业的逐步退出和需求市场的稳步增长,供求关系日趋合理,有竞争力企业将实现全面盈利。
总而言之,2014年是有竞争力光伏企业在经营业绩、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恢复之年,是中国光伏产业以新商业模式、金融创新引领产业市场化前行的探索之年。其五,储能引起更多关注,光伏技术和装备市场有所恢复。
有关产业的标准、投融资、技术提高、分布式发展等政策实施细则会陆续出台,投资环境不合理问题会引起更多关注。其四,中上游产品价格微幅调整并趋于向上。通过此轮双反和整合,中国光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加坚实该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云南中科鑫圆晶体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对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及晶片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实现了技术突破,系统解决了VGF法单晶生长炉的设计和制造技术、VGF法大直径低位错密度锗单晶生长关键工艺技术、高平整度开盒即用锗抛光晶片加工等关键技术难题。应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建成了年产4英寸太阳能用锗晶片30万片的生产线并投入运行应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建成了年产4英寸太阳能用锗晶片30万片的生产线并投入运行。云南中科鑫圆晶体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对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及晶片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实现了技术突破,系统解决了VGF法单晶生长炉的设计和制造技术、VGF法大直径低位错密度锗单晶生长关键工艺技术、高平整度开盒即用锗抛光晶片加工等关键技术难题。
该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新趋势首先将出现在中国。
SolarCity向太阳能光伏系统生产商购买光伏系统,然后转售给用户(个人或者企业)并提供安装等周边服务,通过周边服务的附加值将产品提价并从用户手里赚取差价。据我们的计算,财务成本每下降100个基点,将导致以千瓦小时计算的均化成本下降1美分。
我们预期中国太阳能行业整合,2014年年底各种补贴到期,以及对使用太阳能的资金约束的减少,将是推动需求上升的三大催化剂。但是那一次热潮来的快去的更快,大量制造商倒闭,导致太阳能电池板行业迅速整合。此外由于光伏系统价格不菲,很多用户不愿意一上来就支付巨额的购买费,SolarCity这个时候会自己买下这些光伏系统,并给用户分期付款或者租赁的选择,赚取购买费用和分期付款或者租赁费之间的差价。如果说太阳能行业第一次黄金期主要是电池板成本下降引发的,那么本次热潮将是整个系统的成本合理化下降。我们认为2014年美国、日本和中国需求将继续增长。电池板价格可能在未来18个月内继续维持目前的低价整个行业的融资成本有下降的空间,因为太阳能行业风险曲线正向下移动,金融创新正在降低成本。
德意志银行太阳能行业正拥抱一个新的增长点:金融创新,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融资模式:著名硅谷创业者,特斯拉电动车掌门人ElonMusk的SolarCity公司就是运用这个模式的典型。德意志银行认为:我们认为如果美国家庭能普遍接受这种模式的融资机构,未来美国家庭太阳的财务成本将下降200-300个基点,并为整个太阳能行业提供大量流动性。
德意志银行认为,与过去的补贴不同,三个因素将推动本次太阳能热潮:继续走低系统价格,更有力的金融支持,以及逐渐减少的补贴。这意味着价格下跌将主要影响太阳能下游行业,而不是电池板厂商等上游行业。
最终,重大政策的变化将导致太阳能上网装机容量激增。目前SolarCity已经凭借这个模式在美国上市。
德意志银行认为全球即将进入第二次太阳能热潮,与5年前的第一轮热潮不同,这一次最大的受益者将不再是电池板制造商,而是光电系统总成本的下降,而基于太阳能的金融创新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对2013年的上网装机容量预期是6-7千兆瓦,在最近的政策变化下,我们预期中国2013年下半年和整个2014年的装机容量将激增,预计2014年全年的装机容量将达到10千兆瓦。2010年开始各国政府对太阳能电池板厂商的大额补贴,导致太阳能电池板价格被压低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新能源事业处EnergyTrend访察显示,目前高效硅片产能仍然吃紧,加上终端需求仍未下滑,使得买卖双方提前展开二月份的订单规划,预期二月硅片成交价可望来到US$1.0/piece,届时台系业者将达损益两平,甚至小赚局面。
在多晶硅方面,中国市场多晶硅价格仍然维持高档,一月的报价上看RMB150/kg,但实际成交价位仍在RMB140/kg左右,再加上业者进货心态较为保守,避免积压太多高价库存,本周价位仍维持在US$18.498/kg,与上周持平。在电池部分,一月需求仍然火热,产能利用率仍然维持高档,陆系业者价格维持稳定,台系业者持续微幅调涨价格,使得本周价位来到US$0.39/watt,涨幅0.26%。
另一方面,由于十二月和一月的订单超乎预期,造成交期出现延后的状况,也影响到客户后续的排程,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部分业者已经针对二月的订单排程展开洽商。回到现货市场来看,整体市况仍然以偏多看待,一月份EnergyTrend认为多晶硅至电池的价格仍维持上涨的态势,但幅度不同。
在多晶硅片方面,高效产品的供需状况依旧吃紧,业者持续调升报价,现货市场的价格持续上扬,平均价位来到US$0.97/piece,涨幅1.68%;而在单晶硅片方面,本周平均价格缓步回升,价位来到US$1.163/piece,涨幅0.78%。除此之外,由于高效产品的供需状况仍然严峻,台系业者持续看涨,再加上陆系主要业者的报价也持续逼进US$1.0/piece的关卡,使得硅片市场的价格走势持续看涨。
EnergyTrend研究经理胥嘉政指出,台系硅片业者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已达满载,但仍无法满足接踵而来的订单需求,使得交期全部展延,相关业者至对岸积极寻找委外代工,以求能顺利消化在手的订单。另一方面,一月份的价格也持续调涨,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台系业者的报价已经来到US$1.01/piece至US$1.05/piece,与十二月已经敲定的订单相比,每片报价上涨3cent至5cent,涨幅在3.1%至5.1%之间。胥嘉政表示,目前二月份的报价来到US$1.05/piece,而最终成交价可望在US$1.0/piece以上,而以目前台系业者的生产成本来看,此一价位已经达到损益两平,部分业者甚至出现小赚的局面。在组件部分,陆系业者报价趋于稳定,本周平均价格维持US$0.66/watt,然而上游原物料价格走扬,加上大陆颁布新政策,有助游戏规则更加健全,预估短期内价格有机会回升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新能源事业处EnergyTrend访察显示,目前高效硅片产能仍然吃紧,加上终端需求仍未下滑,使得买卖双方提前展开二月份的订单规划,预期二月硅片成交价可望来到US$1.0/piece,届时台系业者将达损益两平,甚至小赚局面。在多晶硅片方面,高效产品的供需状况依旧吃紧,业者持续调升报价,现货市场的价格持续上扬,平均价位来到US$0.97/piece,涨幅1.68%;而在单晶硅片方面,本周平均价格缓步回升,价位来到US$1.163/piece,涨幅0.78%。
EnergyTrend研究经理胥嘉政指出,台系硅片业者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已达满载,但仍无法满足接踵而来的订单需求,使得交期全部展延,相关业者至对岸积极寻找委外代工,以求能顺利消化在手的订单。在组件部分,陆系业者报价趋于稳定,本周平均价格维持US$0.66/watt,然而上游原物料价格走扬,加上大陆颁布新政策,有助游戏规则更加健全,预估短期内价格有机会回升。
另一方面,一月份的价格也持续调涨,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台系业者的报价已经来到US$1.01/piece至US$1.05/piece,与十二月已经敲定的订单相比,每片报价上涨3cent至5cent,涨幅在3.1%至5.1%之间。另一方面,由于十二月和一月的订单超乎预期,造成交期出现延后的状况,也影响到客户后续的排程,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部分业者已经针对二月的订单排程展开洽商。